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成效斐然,经济总量已经跃居全球第二。在党的十九大之后,中国经济进入了新时代,近14亿中国消费者也进入了消费新时代:消费升级,共享经济,新零售,电商购物,移动支付……中国的政策制定者、消费者研究学者和企业家们都需要进一步深入理解面对消费新时代,应如何积极面对挑战。
基于此,2018年1月7日(周日),由中国消费者研究论坛程序委员会主办、由清华经管学院中国企业研究中心、营创学院承办的“第四届中国消费者研究论坛”在北京市清华大学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消费新时代”。来自中国消费者协会等相关部门领导、国内外消费者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国内外优秀企业家出席了本次论坛,并分享和探讨了最新的学术成果和企业实践经验。
本次研究论坛由执行主席、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博士生导师、营创学院院长郑毓煌教授主持。著名营销学者、南开大学商学院李东进教授致欢迎辞。

面对迅速变化的消费新时代,南开大学商学院的李东进教授分享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消费者研究领域提出的热点问题和重点研究方向,并回顾了“中国消费者研究论坛”的起源、历史和成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符国群教授介绍了自己和研究团队在消费者研究领域的最新发现,包括产品包装对消费选择的影响、以及学界对深入研究消费者所用方法的建议和探讨。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教授则从保护消费者利益的角度,提出了“消费者友好型”企业的概念并进行了诠释。
在中国企业纷纷“出海”,以及中国品牌逐渐走向世界的趋势下,中国品牌究竟是否需要走向全球,应该采用怎样的全球化策略?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的李杰教授分析了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的局促性,并阐释了品牌全球化的诸多效益。而对于那些已经试图走出中国市场的品牌,英国华威大学商学院的王青教授则从全球奢侈品牌的角度,提出了奢侈品牌的需求进化路径以及对中国品牌的启迪。

在物质财富不断丰裕的前提下,中国社会正在出现深刻的消费观变化。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彭泗清教授指出,中国社会正在从“以物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即“我消费是为了成为理想中最好的自己”。而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郑毓煌教授则从市场营销的角度,分析了中国企业面对消费升级的机会与挑战,以及在升级过程中“把价格降下来,把质量提上去”的优秀品牌案例。最后,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会长河山教授围绕“分享经济与消费者权益保护”,阐述了在分享经济背景之下,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转折点和新机遇。
本次论坛还邀请到了来自休闲食品、乳业、珠宝、汽车等消费品各行业的优秀企业家,包括来伊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施永雷、均瑶集团总裁王均豪、周大福珠宝集团黄金部总经理韦剑锋、奔驰中国销售副总裁段建军等。企业家嘉宾分别从自己的专业视角探讨了行业内消费者和消费行为正在发生的变化,包括如何适时防止品牌老化,如何吸引新生代消费者,如何持续创新和探索市场边界。
我校消费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潘建伟教授参加了论坛,并就新生代消费行为特征与挑战等议题和与会专家学者及企业界精英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